案例名称: 从经营到情怀,看醉库文创园如何“诗意地栖居”
[ 从经营到情怀,看醉库文创园如何“诗意地栖居” ]
园区设计•案例欣赏行业设计
- 案例标签
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在愈发扁平化的现代社会,这句话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在北京有这样一个园区甚至把“诗意地栖居”当作自身的品牌理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园区中的“清流”——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
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占地15000平米,由老旧仓库改造而成,整体外观保留了明显的工业风格,但在细节上充满现代设计感。整洁的红砖楼体错落有致,园区内绿树葱郁,呈现出一种纯粹的艺术创作氛围。据悉,该园区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有超过50家艺术机构、文化企业入驻,入住率达到百分之百,且入驻企业在业态上相对集中于影视、艺术设计等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和互动效果。其中不乏知名机构,比如廖凡、李荣浩等艺人的私人工作室以及正元特道等业内知名品牌。
在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旁边就是751DPARK、798艺术区、恒通国际创新园、电通时代文化广场等品牌园区,那么醉库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和发展路径呢?
一、抛弃“大而全”,专注“小而精”
许多园区都在积极扩建、跑马圈地的时候,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自身物理空间的体量上,而是力争在小体量的现状下,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加细致入微和人性化的服务。在采访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的总经理桂耀华先生时,他提到:“与大园区相比,醉库会特别关注一些细微地方。只要客户有需求,园区管理部门都尽量第一时间解决。甚至于各个企业的关系也从租客与业主,渐渐变为了朋友,从而更深入和及时地了解彼此的需求。”他把这样的发展模式,称为“醉库模式”,即向企业提供“生态化服务,平台化运营” 。
从设计上也可以看出醉库十分注重细节,比如在每个建筑编号下方都独具匠心的设计了相应的英文单词。
“生态化服务”指的是一种多维度的服务方式,在经营者和客户以及客户和客户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建良好的服务生态。“平台化运营”是指园区十分注重多方面进行资源对接。作为媒介平台,让所有入园的企业之间产生对接;作为中介平台,把园外的资源和园区内企业进行对接;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资源对接平台。“醉库模式”的成功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园区的规模相对较小,所以高质量的“管家式”服务得以实现,这也是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在一众知名园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二、诗意地栖居,做文创的乌托邦
在园区正门非常醒目的位置有一句标语:“我们诗意地栖居”,如果不深入了解,我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文创园区的品牌理念。在采访桂耀华总经理时他是这样解释的:“作为油画家的我有一种情怀,很多人都希望是诗意地栖居,但是有时候因为空间、地域的限制,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等因素,未必能做到。我和团队希望把这个理念带到园区建设当中去,不仅只有周末休息的时候去游山玩水才能体会诗意,工作中也能体会到这种诗意和愉快。”
这一点在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的名字上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仔细研究“醉”这个字,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知己方能醉,正如做园区的招商,只有将业内的“知己”们集聚在一起,才有可能迸发出更大的力量。而且“醉”其实并不只有“醉酒”的意思,还包含“陶醉”的含义。“陶醉”表示很满意地沉醉在某一种意境里面,这也正好是园区一直想要追求的意境和想要营造的氛围。因此,园区也十分注重软性环境的营造,将企业间的交流屏障打破,参照邻里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比如,园区管理者和各个企业以及工作室的负责人组成了醉库交流群,彼此帮助,彼此沟通,从传统园区单纯的提供配套服务上升为一种人文关怀,真正的将园区打造为文创乌托邦,使得入园企业可以在这里诗意地栖居。
但是做园区无法单纯依靠情怀,在谈到情怀和盈利的关系问题时桂耀华总经理认为,管理者、企业以及企业的产品想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被认同。只有让客户对园区的品牌、运营以及理念产生认同感,才会产生合理且源源不断的盈利。
三、社会效益助力,与地方政府强强联合
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往往是密切相关的,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的桂耀华总经理也曾说过:“现在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方面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跟上政府的政策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走。”也体现出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努力与当地政府实现强强联合。比如2017年12月,由崔各庄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崔各庄地区文化服务中心、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承办的第五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崔各庄地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2017年崔各庄国际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就是政企合作的良好典范。
与此同时,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的管理者还十分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醉库也一直致力于与当地政府合作,为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反哺社会。二月份,园区负责人带着艺术节期间的义拍款项和慰问品,在地区民政工作负责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走进黑桥村、何各庄村、奶东村、京旺家园和马南里社区,看望因病致贫、一户多残的地区困难群众,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除了园区的运营者,园区内入驻的企业也十分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比如全爱工匠,它的经营范围垂直在首饰珠宝行业,是国内首家把手作体验和首饰品零售相结合的文创品牌,目前已获得A轮融资。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后,全爱工匠依然关注社会效益,与当地教委合作,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课外实验场地。
从生态化服务,平台化运营到细节化设计,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立足“小而精”的核心特色和“诗意地栖居”这一品牌理念,在一众大型品牌园区中成为一股清流,并在业内获得良好口碑,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因为环境或服务问题搬离园区。希望醉库未来可以一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用醉库模式为中小体量园区探索更多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