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晴
在当今这个繁杂的艺术生态中,鲜有人能像曹吉冈一样,在其作品中处处感受到与其心灵所向之间的神秘关联。曹吉冈以宁静、善思的艺术实践将几十年以来他对自己所研究的、观察到的中国的山水的精髓,以贯通中西方的美学的高度,融合在自己的画面上,并体现出超越自身的灵韵。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在他与自然界在实景感受中获得的视觉和心灵的相谋。
《 荒芜之山 》 30X30cm 木板坦培拉 2015年
曹吉冈的艺术表达是模糊的、隐晦的、关联广泛的,而这些都隐藏在看似明确简单的实体画面之上。在古朴、厚重的笔锋之下,曹吉冈所关注的自然、山水已经散发出诗般的本质,表现出生动的特殊性。被遮蔽的隐晦的情感思想,在艺术的象征指引下,昭然若揭。在大幅绘画充斥的今天,当我们反过来再来看曹吉冈的小幅画时,会觉得更加凝练。同样凝练的还有他反复作为对象的山、水、石头。艺术家所秉持的独特的艺术态度和立场,使曹吉冈的小幅画中可以发现小中见大之间傲然与苍茫,可凸显出其艺术的不可接近。正如本雅明所讲的“一种特殊的时空交织物,无论多么接近都会有的距离外观。”他宁可让人的目光和思想聚焦在这个方寸之间,体会广大,看到更丰富的内涵。这是艺术家为艺术理想而特意拉开的与尘世的距离,是一个知识分子艺术家对艺术的自爱和真诚。
《 山水册页-4 》 30X30cm 木板坦培拉 2013年
曹吉冈的艺术是本真的、淳朴的、感人的。以多年的修养积累,将一种丰富内涵和他对于一个文人与知识分子的理解相关联,这就是其绘画最大的特征所在。在他的画面当中,我们能够看到我们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也能看到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坚守和态度,还能看到徐悲鸿先生倡导“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美学追求,更能看到一种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曹吉冈的艺术让中国的精神和圣人的思想又在我们中国人血脉当中打通和提升,并在修身养性之后外化于自己艺术创作中,形成新的精神力量。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曹吉冈虚静的精神状态、淡泊的心境使其能够洞察大自然最神奇而微妙的动人之处。